2011年8月,朝陽醫院,患者正在排隊掛號。去年11月,朝陽醫膠原蛋白院“牽手”10家醫院成立醫聯體。資料圖片/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
  新京報訊 北京將全面推廣由大醫院“牽手”二級醫院和社區醫院組成的“醫聯體”服務模式。到明年6月,每個區縣至少將有一個區域醫療聯合體。2016年底前,全市醫聯體的數量將達到50室內設計個左右,爭取實現居民全覆蓋。
  北京醫關鍵字聯體將強調區域概念
  昨天,北京市衛生局公佈《北京市區域醫療聯合體系建設指買屋導意見》,明確“區域醫聯體”模式將在北京全面探索推廣。
  “分區醫療將是北京醫聯體特色。”市衛生局副局長、新聞發言人鐘東波表示,醫聯體區域內居關鍵字行銷民能實現“全覆蓋”,且節約了居民看病的交通成本。
  在醫聯體內部,不同層次、類別的醫療機構將打通轉診通道,分工協作。大醫院將專註處理疑難複雜病和急危重症,其他成員單位主要診治常見病、多發病。醫聯體內部檢驗結果互認,病人醫囑、檢查、診斷等信息共享,床位可統一調配等。
  據悉,北京去年開始試水“醫聯體”模式。具體形式一般由一個三級醫院或區域醫療中心作為核心醫院“牽頭”,聯合區域內多家二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合作醫院。
  核心醫院將以綜合醫院為主
  數字顯示,北京大醫院就診人次以每年1000萬人速度遞增。市衛生局醫政處處長路明介紹,目前北京大醫院診療量的增速高於基層醫療機構,大醫院甚至有醫生一天看300個病人,過度負荷也造成醫療質量隱患。而實際上,對於慢性病穩定期等疾病,一個合格的基層全科醫生完全能解決80%。
  他介紹,北京將分三個時間段逐步推進醫聯體建設,至明年6月,每個區縣至少將有一個區域醫療聯合體,城六區每個區將簽約並運行2個醫聯體,均由核心醫院、合作醫院組成。
  路明說,按照設想,醫聯體中的核心醫院將以綜合醫院為主,像婦產、兒童等專科醫院暫時不作為核心醫院。
  2016年底前,全市醫聯體的數量將達到50個左右,爭取實現居民全覆蓋。
  焦點1
  醫保報銷障礙如何解決?
  醫保未來有望按醫聯體定點報銷
  記者瞭解到,醫聯體運行中也出現一些問題。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,中心每年醫保的總額控制指標是按上一年度的實際發生額測算的,組成醫聯體後,下級醫院由於接收大量康復期病人,醫保總量可能超支。
  此外,受醫保定點機構限制,患者在醫聯體中的核心醫院就診後,想“下轉”繼續治療時,須選定下轉醫院作為自己的定點醫院,才能享受醫保待遇。
  “最理想的狀態,是按照基層、二級、三級醫院的總包體系報銷。”路明說,醫保按照醫聯體付費是比較理想的方式。但當前我國患者就診的自由度非常大,固定的首診負責制還沒有形成。
  據瞭解,在北京市醫聯體推進方案中,已明確會研究醫保相關政策的改革,並得到了市人力社保局的支持。下一步,人力社保部門將通過完善政策,引導醫聯體落實醫保要求,向患者提供連續醫療服務,並引導參保人員到社區就醫。
  焦點2
  怎樣解決藥品“斷頓兒”問題?
  三級醫院將被要求多用基層藥品
  由於社區醫院等級較低,部分藥品不允許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使用,患者雖然轉到社區就診,但某些藥品仍需要到大醫院取。
  “一些患者沒法不到三級醫院看病。”路明坦言,今年9月,北京啟動社區藥品目錄擴容,圍繞高血壓、糖尿病等常見病、慢性病增加224種藥品,涉及1200多家醫療機構,但一些大醫院沒有使用基層藥品,使得治療中斷。
  他透露,國家衛計委即將出台新政,要求三級醫院加大基層用藥目錄的使用,並將納入醫院考核指標。規定出台後,將提高大醫院使用基層藥品的比例,以保證患者從大醫院回到基層繼續治療時,用藥能夠持續。
  焦點3
  是否會強制社區首診?
  靠“實惠”引導患者在社區首診
  近年,為方便參保人員在社區就醫,北京在醫保報銷方面,已對社區醫療機構採取了傾斜政策。以門診為例,在職職工在醫院就醫能報銷70%,在社區就醫報銷90%。
  不過不少患者反映,對社區醫院的醫療水平不夠信任,有病還是更習慣、傾向於跑大醫院“把關”。鐘東波表示,按照國際經驗來看,患者的第一接觸點都應當是社區,有助於對疾病全程管理。不過,目前北京並沒有強制社區首診,而是通過一些“實惠”,比如價格杠桿和提高醫療服務水平,吸引患者到社區就診。“是引導,而不是強制。”
  楊樺認為,對於從大醫院往社區轉診,首先要遵從患者本人的意願。“我們目前需要創造條件,對於適合轉、願意轉的患者,保證社區能夠有床位接收,能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。”
  如何讓大醫院下轉患者、“切割”利益?鐘東波表示,北京在建設醫聯體的改革中,將會採取超越單個醫院利益、由政府主導的制度改革。衛生部門將出台配套的績效考核措施,將醫聯體的執行情況納入考核,從制度上強化醫聯體的責任制。
  鐘東波稱,北京也將會借鑒武漢等地的做法,對於在醫聯體中提供服務的大醫院,政府也會給予一定補償。
  ■ 試點
  轉社區患者少於上轉大醫院患者
  去年11月,朝陽醫院“牽手”轄區內共10家醫院,包括1家三級醫院、2家二級醫院和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水醫聯體。
  朝陽區衛生局副局長楊樺表示,從朝陽醫院下轉康復治療或延續治療的患者,截至目前有571人;從醫聯體成員單位上轉的疑難、危重患者947人。對比來看,上轉患者明顯多於下轉患者。
  目前,朝陽醫院除出診、查房外,還向社區試點派駐責任主任,並承擔對社區的考核任務。
  據悉,已有47名來自朝陽醫院的專家被派到成員醫院出診,共診治過2萬人次患者。醫聯體內醫院接受朝陽醫院專家查房310次,共有1245名患者得到了朝陽醫院專家提供的診療方案。
  楊樺認為,朝陽醫院醫聯體目前運行周期還較短,評價其成效得失為之尚早。“設立一個3到5年的評價周期,是比較科學的。”
  除朝陽醫院醫聯體之外,北京自去年底至今年2月,還陸續成立了友誼醫院、世紀壇醫院醫聯體。楊樺表示,朝陽區還將有東部、北部兩家醫聯體,分別以中日友好醫院和安貞醫院牽頭。
  ■ 鏈接
  醫聯體建設時間表
  2013年年底前
  在朝陽區、平谷區進行試點。
  2014年6月底前
  城六區每個區實現2個醫聯體簽約並運行。其他郊區縣實現1個醫聯體簽約運行。
  2015年年底前
  城六區每個區實現3個以上的醫聯體簽約並運行。其他郊區縣按區域規劃再增加一兩個醫聯體簽約運行。
  2016年年底前
  對有醫聯體簽約空間的區縣可繼續增加轄區內醫聯體簽約單位,爭取達到轄區居民全覆蓋。醫聯體總數達到50個左右。
  本版採寫/新京報記者 溫薷  (原標題:區縣都將有醫聯體 大小醫院可轉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m24gmxok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